抗癌有撇步
樂活分享
健檢發現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神經內分泌腫瘤為一群介於分泌荷爾蒙細胞與神經之間的特殊細胞發生病變所致,腫瘤會分泌過量的荷爾蒙引發功能性症狀,已發生比例而言,消化系統比例最高,包括前腸、中腸、後腸及胰臟,其次為肺部。根據美國SEER資料庫統計,在過去的三十年間,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率提高了五倍。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醫師表示,以台大內科臨床經驗分析,有將近六至七成的病人是透過健康檢查發現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因此,系統性的健檢有助於病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神經內分泌腫瘤。

     


    健檢現蹤跡 慎選醫學中心團隊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患者大多沒有症狀,而在部分患者身上會產生不適的功能性症狀,如腹瀉、腹痛、咳嗽、氣喘、盜汗及胃酸過多或莫名的低血糖等,因症狀不易分辨,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需賴腸胃內科醫師確診,沒有症狀的病患,通常藉由進階的健康檢查如內視鏡、超音波、大腸鏡、胃鏡等深入的檢查才會發現。王秀伯醫師進一步表示,健診中心做全身性的檢查,雖可早期發現,不過對於後續轉介進一步治療並不是這麼完整。因此,建議民眾接受健檢應先了解醫療團隊的成員是是否有專科學會如內視鏡醫學會的訓練。


    內視鏡可提供胃腸道神經內分泌小腫瘤之治療

    王醫師說明,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方式目標是將腫瘤切除乾淨,對於無法完全切除或是發生轉移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可透過完整的病理學分析(侵犯器官及細胞分級)確知何種治療方式最為適合。神經內分泌腫瘤依照生長及分化的程度可分成G1到G3。小而位置合適的G1腫瘤,可藉由內視鏡切除不必手術,而手術為切除較大及級數較高之神經內分泌腫瘤。如無法手術或無法切除乾淨者,則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或標靶治療,以緩解功能性症狀,並延緩腫瘤惡化時間。而G3腫瘤惡性度高,分裂速度快,因此建議用化學治療。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合併口服mTOR抑制劑

    王秀伯醫師表示,針對原發於胰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首以手術為主。如無法手術或無法切除乾淨者,則可使用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對於臨床症狀緩解可獲得很好的控制效果,當疾病進一步惡化時同時搭配標靶藥物如口服mTOR抑制劑合併治療,可明顯延緩腫瘤惡化達11個月之多,目前口服mTOR抑制劑於102年1月已納入健保給付。


    王醫師提醒,對於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患者,可藉由CgA數值上的變化反映出體內腫瘤總量和治療效果,有助於評估病人預後及監測病人病情。不過,CgA數值在國人因常早期發現之故,敏感度不高,而直腸神經內分泌腫瘤更常常顯示正常,因此藉由影像學或是內視鏡的診斷工具輔助確診也是極為重要。在二十一世紀,早期診斷出神經內分泌腫瘤,早期低侵襲性治療乃是王道。


    文/優活健康網新聞部
    文章出處: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3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