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12歲的男童持續拉肚子、腹痛,竟發現十二指腸長出多顆腫瘤,診斷是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醫師表示,持續腹瀉或是反覆發作的消化道潰瘍,一定要找出病因,透過內視鏡檢查,腫瘤約2公分大小就能發現,及早治療。
這名男童起初一天上兩、三次的大號,家長帶往診所就醫,以為是腸躁症或腸胃炎,服藥後症狀仍持續好幾周沒改善。進一步到醫院檢查,竟發現肝臟有腫瘤,才發現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轉移到肝臟,是台灣目前發現最年輕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
另一名42歲的王小姐,則是兩年持續胃痛,查不出病因,直到做胃鏡、大腸鏡檢查,發現十二指腸有小腫瘤。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罕見的腸胃道或內分泌器官疾病,好發部位包括十二指腸、食道、胃、直腸及胰臟等,台灣一年約新增400名患者。
腫瘤分泌的荷爾蒙會造成腹瀉、胃潰瘍等,如果腫瘤生長在胰臟和小腸的惡性度最高,蘋果教父賈伯斯就是罹患胰臟的神經內分泌瘤。王秀伯說,如果有胃出血、穿孔經過治療,或是反覆潰瘍、常常拉肚子,一定要找出病因。
王秀伯說,台灣有五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透過健檢時進行內視鏡檢查確診。以台大、北榮等四家醫學中心的數據,14年前初診斷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平均8.9公分才能發現;隨著內視鏡診斷技術進步,目前初診斷的腫瘤已縮小到2.18公分就能診斷,有助於早期治療。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
文章出處:http://udn.com/NEWS/HEALTH/HEA1/90460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