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瘤近6成在胰腸胃 長效型藥物獲健保給付!
身體常出現腹痛、熱潮紅、盜汗、低血糖、頭暈等小毛病,別輕忽!小心,可能是有「賈伯斯病」之稱的—神經內分泌腫瘤作祟。神經內分泌細胞腫瘤在臨床治療上,醫師會依據腫瘤期別及分化狀況,再選擇合適的治療方針。尤其,目前針對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用藥,已經獲得健保給付,造福許多患者!
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內視鏡科郭雨庭醫師表示,日前門診就曾收治1名30歲女性,因近來飽受低血糖引起頭暈、目眩之苦,而前來就診。由於問診後找不出確切原因,且患者無相關服藥、疾病史,於是進一步安排電腦斷層檢測、影像學檢查。
沒想到檢查發現,患者胰臟頭處有一個約0.5公分大的腫瘤,雖然經內視鏡超音波導引細針穿刺,確認為分化良好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短時間內尚無擴散、轉移疑慮。再加上,其腫瘤生長位置尷尬,若採手術切除處理,後續恐將面對腸道、十二指腸部分重建的問題,而不建議貿然動刀。
但因其屬於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若未妥善處理恐使患者持續出現不適、影響其生活品質。所以在治療上,選擇讓患者接受長效型的體抑素治療藥物,改善其低血糖問題,並持續監測、控制腫瘤大小,而患者目前健康狀況也十分穩定。
「賈伯斯病」神經內分泌腫瘤男多於女 40歲後好發
什麼是神經內分泌腫瘤?郭雨庭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簡稱NET)是一種會分泌荷爾蒙的惡性腫瘤。根據2014年癌症登記統計報告,台灣每年新增的胃腸胰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例約700多人,多好發於40~69歲,其中男性比例較女性多。
神經內分泌腫瘤有何症狀?功能性、非功能性患者大不同
而神經內分泌腫瘤,顧名思義與人體神經系統分布有關,因此其發作部位自然也十分廣泛。其中,有高達6成經常發生在消化系統(肝膽胰或胃腸道);其次則發生在呼吸系統 (肺或支氣管)。除了腫瘤原發部位差異大外,神經內分泌腫瘤根據其荷爾蒙分泌量的多寡、症狀有無,又可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2種:
◎功能性病人:臨床上25%者屬於功能性病人,這類患者病徵會因腫瘤原發位置而有不同。就以胃腸胰部位所發生的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來說,患者多以皮膚類症狀(熱潮紅)、腸胃道症狀(腹痛、腹瀉)、代謝類症狀(低血糖、盜汗),以及前述症狀所產生的綜合性症狀(體重遽變)最常見。
◎非功能性病人:非功能性患者則佔神經內分泌腫瘤病患的75%左右,且因腫瘤所引起的症狀輕微,或者甚至沒有症狀,常拖到晚期因腫瘤變大或轉移才被確診。
神經內分泌腫瘤怎麼治療?切片了解腫瘤分化期別是關鍵!
提到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郭雨庭醫師提到,雖然神經內分泌腫瘤一般來說病程緩慢、存活期率高,但神經內分泌細胞腫瘤在臨床治療上,根據期別的不同,在治療方式也大相徑庭。一般來說,若發現患者疑似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第一步便是進行腫瘤切片,了解腫瘤期別及分化狀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針:
◎分化良好(G1)、分化中度(G2)階段者:由於腫瘤生長速度較慢,通常建議可採取全身性荷爾蒙療法。或是,手術後搭配荷爾蒙療法,更能有效控制腫瘤惡化並降低死亡風險,以確保患者保有較好生活品質。
◎分化不良期別(G3):就必需考慮化療,或是進行標靶治療的必要。
全腸胃道可用!新型長效型體抑素通過健保給付,提升生活品質
而在荷爾蒙療法上,今2017年8月健保署更通過廣泛適用於胃腸胰之長效型體抑素治療藥物的健保給付。相較於過去平均每2~3小時就需要打1針,且只能作用於腸胃道的短效型體抑素治療藥物;長效型體抑素不僅能全面適用於胃腸胰部位,更只需一個月施打一次,就能恆定病患的荷爾蒙分泌濃度,有效降低疾病惡化及死亡風險達53%,無惡化存活期達32.8個月。
但過去此類長效型體抑素每月投藥一次,一次近5萬的治療費用,對患者來說是一筆不小的開銷。還好在健保給付幫助下,如今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每年可望省下近60萬元,有助於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預估每年可造福約400多位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
有這症狀,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作祟!「4、3、2、1」就醫原則助鑑別
郭雨庭醫師也提醒,由於神經內分泌腫瘤不易發覺,且即便出現症狀,民眾也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因此,臨床上常用的「4、3、2、1」就醫原則,提供給民眾作為自我簡易判斷參考,以藉此把握黃金治療時間、提早確診、防止惡化:
留意「4」大類症狀: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最常見的四大類症狀為腹痛與腹瀉、熱潮紅與盜汗、心悸、體重遽變與低血壓。
「3」個月症狀無法控制:若症狀反覆出現並加劇,同時藥物無法控制則須當心。
當心為NET「惡」性腫瘤:所有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其實都有潛在的惡性化。不管是有功能性或無功能性腫瘤,只要有惡性變化就有可能轉移。
「一」定就醫檢測:除了掌握CgA(嗜鉻蛋白A)血清濃度外,切片檢測SSTR反應也是確診重要指標之一。
最後,郭雨庭醫師也再次提醒,由於有高達7成以上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初期多半沒有太明顯的症狀。再加上,過去傳統的檢測方式經皮超音波對於小於5mm下的腫瘤多半不易察覺。因此,平時檢查時透過內視鏡健檢,早期發現腸胃道腫瘤,也是「預防重於治療」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