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專頁
|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連絡我們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一個提供病友、家屬、醫護人員、關懷本疾病的大眾訊息交流、活動分享、心靈支持的園地
聽聞馬啼聲,應再思量"似是馬"但可能"並非馬"
臨床確診應多思量,別讓神經內分泌腫瘤被忽略而錯過確診
惱人的症狀,應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來降低症狀
除了藥物控制外,規律運動且避免飲酒和辛辣的食物,皆有助於症狀改善
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多年仍未改善,應再進一步做檢查
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若腹瀉、熱潮紅、盜汗等症狀長時間未改善應再檢查
認識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小檔案
神經內分泌細胞功用
哪些人容易罹病
如何診斷
如何治療
抗癌有撇步
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照護指引
NET病友故事
NET小學堂
十大警訊
十大警訊說明
十大警訊翻翻看遊戲
桌布與紙雕下載
就醫資訊
醫師資源
臨床試驗
社區資源
相關網站
相關書籍
著作權聲明
討論區
抗癌有撇步
藥品搜尋
樂活分享
首頁
>
最新消息
持續「低血糖」吃不飽 恐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惹禍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持續「低血糖」吃不飽 恐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惹禍
【2019年11月21日/健康醫療網】
「怎麼吃都還是餓」17歲的李同學即使餐餐正常飲食,還是時常感覺飢餓,加上持續性出現盜汗症狀,自我察覺有異狀,於是在家人陪同下,赴醫院就診。沒想到檢查發現胰臟有顆約2公分的腫瘤,經切片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邱泰然醫師表示,該名患者及時在第一期早期確診,當時以手術切除就能康復。李同學後續仍持續定期追蹤,沒想到第四年發現復發,並轉移至淋巴結,但在醫師建議下,使用賀爾蒙搭配標靶藥物治療,目前病情控制良好。
留意十大警訊 早期發現治癒率高
神經內分泌腫瘤為罕見癌症,台灣每10萬人中僅1.5至1.8人會罹患該腫瘤,腫瘤分泌異常賀爾蒙,影響身體正常運作。發病範圍遍布全身,主要以腸胃道、胰臟為主,其次為肺部。邱泰然醫師表示,該疾病雖為罕見惡性腫瘤,不過惡性速度緩慢、惡性程度也低,所以第一期的治癒率高達九成以上,只要及早發現,就毋須過度憂慮驚慌。不過由於沒有單一、特異性的症狀,患者只會出現與其他功能性疾病類似的困擾,如胃潰瘍、腹瀉等,又或是不明顯的病徵,導致高達五成以上的患者確診時就已經進入了晚期轉移,存活率僅剩三成左右。邱泰然醫師呼籲,只要出現「持續性」且難以控制的臉部潮紅、低血糖、盜汗、反覆性胃潰瘍、慢性腹瀉、心悸、皮膚炎、氣喘、咳嗽、發熱,以及等十大症狀,就必須有所留意。
危險族群應當心 早期診斷治療降風險
年長者(尤以女性為主)、有家族病史,如腦下垂體與胰臟病變、免疫功能不良,抑或是長期暴露於砷的環境之中,如光電產業之勞工,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高危險族群。若出現十大症狀數週以上,必須盡早與醫師討論。現在影像檢查技術發達,輔以抽血、切片等病理分析,早期發現可增加治療成功率。
提高疾病意識 免去輾轉求診苦
邱泰然醫師強調,提高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疾病意識」為確診的關鍵因素;由於多數人對神經內分泌腫瘤陌生,使得多數患者平均需要花上5至7年才能確診。也因此,多位專科醫師在去年籌備成立「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希望能透過各種講座、刊物與大眾溝通,以提高大家對疾病的認識。
來源:
https://reurl.cc/GkvAGW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