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專頁
|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連絡我們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一個提供病友、家屬、醫護人員、關懷本疾病的大眾訊息交流、活動分享、心靈支持的園地
聽聞馬啼聲,應再思量"似是馬"但可能"並非馬"
臨床確診應多思量,別讓神經內分泌腫瘤被忽略而錯過確診
惱人的症狀,應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來降低症狀
除了藥物控制外,規律運動且避免飲酒和辛辣的食物,皆有助於症狀改善
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多年仍未改善,應再進一步做檢查
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若腹瀉、熱潮紅、盜汗等症狀長時間未改善應再檢查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一個提供病友、家屬、醫護人員、關懷本疾病的大眾訊息交流、活動分享、心靈支持的園地
prev
next
1
2
3
4
認識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小檔案
神經內分泌細胞功用
哪些人容易罹病
如何診斷
如何治療
抗癌有撇步
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照護指引
NET病友故事
NET小學堂
十大警訊
十大警訊說明
十大警訊翻翻看遊戲
桌布與紙雕下載
就醫資訊
醫師資源
臨床試驗
社區資源
相關網站
相關書籍
著作權聲明
討論區
抗癌有撇步
藥品搜尋
樂活分享
首頁
>
最新消息
神經內分泌瘤7成好發在腸道!一次看懂與大腸癌差別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神經內分泌瘤7成好發在腸道!一次看懂與大腸癌差別
癌症已盤據十大死因多年,大部分都會聯想到某個器官的惡性腫瘤,等到癌細胞發展到一個程度才會開始轉移到其它器官。但有其實有一種腫瘤卻是可能發生在全身各處,早期沒什麼明顯症狀,等到有症狀又沒有特異性,因此常被誤認是其他病症,並且被稱做為「類癌」,那就是「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
目前臨床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並不是那麼了解,但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正因為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去世,好萊塢優雅女星的代表奧黛莉赫本,也是神經內分泌瘤的患者。
神經內分泌瘤長越大!越難與其他癌症做區別
神經內分泌腫瘤有6-7成的機率都出現在腸胃道,大腸、小腸、直腸都有可能出現,其次才是肺部,但它與大腸癌或是其他腸道癌症有什麼區別?
土城醫院內科部部長蘇銘堯解釋:「大腸癌是從我們粘膜長出來,粘膜上有變化,凸出來變息肉或是潰瘍等等,粘膜出現不正常,但是神經內分泌瘤他不是從大腸的粘膜長出來,是從是比較底層粘膜的下層長出來,就會看到粘膜本身是正常的,但會凸起來像個小山丘一樣,長在粘膜下面的地方。」
只是如果當神經內分泌瘤越長越大時,表現得像惡性的會開始往外擴散,就會把粘膜吃掉,變成一個凹陷,這時粘膜上面才會有變化,到那個階段就會比較不容易跟胃癌、大腸癌來做鑑別。
腫瘤小於兩公分「表現」較良性!前期病程相對緩慢
民眾其實不用過於擔心,蘇銘堯說:「在直腸的內分泌瘤在小於兩公分時雖然是惡性腫瘤,但表現相對良性是可以用內視鏡切除,但超過兩公分開始就會有惡性的表現就相對容易擴散。」
但由於這個神經內分泌腫瘤比起其他癌症病成較慢,土城醫院超音波既內視鏡中心主任朱允義說:「腫瘤長得很慢,比起大腸癌病程比較慢,病人可能5-7年才被診斷出來,大約三分之二的患者都還沒有轉移出去。」
關鍵CgA指數為腫瘤指標!只有神經內分泌細胞驗得出
如今臨床上可以測量患者血清中CgA濃度,這是目前診斷上最適合的工具,朱允義說:「CgA 當作能一個腫瘤指標,是神經內分泌細胞裡面分泌的一種物質,只有患者有這種細胞、疾病的時候才驗得到它,一般的是沒有的,其他癌症驗這個指數也驗不出來。」
雖然至今醫界對於神經內分泌腫瘤了解相對不多,也無法清楚知道造成的高風險因子,土城醫院外科部主任游明晉建議:「當民眾出現一些不是很明顯的症狀,但表現卻一次比一次更明顯的時候,假如像拉肚子,一天拉到十次,明明沒有腸胃炎、吃壞肚子,這樣的表現就是不正常,這樣的情況就要考慮神經內分泌瘤。
【轉載自Heho健康2020-11-11】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