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內分泌腫瘤其實是一大類癌症的一個統稱,它不像一般癌症經常用原發部位來命名,例如乳癌、肺癌,反而經常是用功能與特性命名,例如胰島素瘤、VIP腫瘤等等,由於生長緩慢,一般會潛伏很多年才會成形,加上大多數神經內分泌腫瘤比一般癌症生長緩慢許多,因此最初有「類癌」一稱。
神經內分泌瘤可依據腫瘤是否分泌荷爾蒙,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大部分的神經內分泌瘤患者屬於無症狀或無明顯症狀的「非功能性」,常透過健檢意外發現病灶,或是因腫瘤變大或轉移才被確診。若有症狀表現的患者,則多半都是因為「功能性」的神經內分泌症狀發現異樣,其中最常見的症狀是潮紅,其他症狀像是濕疹、氣喘、低血糖、腹瀉、腹痛、胃潰瘍也很常見。
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斷相較過去的年代,有更早期被診斷的趨勢,新北市立土城醫院內科部謝佳訓副部長指出,過去許多人對此疾病較不熟悉,易判斷成其它疾病或者甚至認為是不會轉移的良性腫瘤,近年來越來越注重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衛教與宣導,讓病情可以越早確認、越早進行正確的治療。
謝佳訓副部長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症狀表現千奇百怪,氣喘好不了、潮熱治不好、反覆胃潰瘍或是常莫名低血糖暈倒都可能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表現。另外,癌症的特色是持續的體重減輕,而一般的慢性病則多半不會體重減輕,因此若是有民眾有持續兩周以上任何不明原因的不舒服,或是不明的體重減輕,就要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檢查。
雖然不是完美的生物指標,但目前可以透過抽血檢測CgA值,幫助醫師排除或進一步懷疑是否為神經內分泌腫瘤,再依據症狀部位進行相關影像學檢查,若在影像學檢查中發現腫瘤,就需進行切片。謝佳訓副部長強調,切片是關鍵,透過切片可知道腫瘤的個性與治療策略。謝佳訓副部長進一步說明,癌症腫瘤與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方式完全不同,以胰臟癌與胰臟內分泌腫瘤舉例,前者的治療策略是化學治療為主,但後者則為標靶與賀爾蒙治療為主,因此要透過切片確認腫瘤類型才能精準治療。
謝佳訓副部長指出,前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治療方式以根治性的手術切除為主,但有許多患者在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時就已經轉移,無法靠手術切除治癒,此時然仍可透過手術來減少腫瘤體積與症狀程度,研究上顯示對於患者的疾病控制、存活期延長也有統計上的幫助,但更重要的是,後續並再根據腫瘤進展情形搭配標靶、化療或是免疫療法。針對上述治療都反應不佳的患者,台灣目前已有引進放射性核素療法,放射性核素療法與一般放療不同,它會標定神經內分泌腫瘤細胞的表現受體再進行攻擊,一般放療是無法標定攻擊位置,因此周遭正常細胞也會被一併破壞。謝佳訓副部長表示,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骨髓功能下降或腎功能受損的副作用,因此採取放射性核素療法治療前患者須做整體身體功能評估,治療過程中也會提供腎保護劑可大幅降低副作用風險。
謝佳訓副部長分享,曾有確診為第三級(Grade 3)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在經過治療後意外轉為二級(Grade 2),八年間持續穩定治療,患者目前狀態良好。雖然此種案例不常見,但謝佳訓副部長仍想鼓勵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即使確診為晚期也不要放棄,持續治療才可能戰勝疾病。另外,謝佳訓副部長補充,民眾若有神經內分泌腫瘤相關問題,可上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學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網站,取得更多衛教資訊。
原文摘自:ETtoday健康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