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專頁
|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連絡我們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一個提供病友、家屬、醫護人員、關懷本疾病的大眾訊息交流、活動分享、心靈支持的園地
聽聞馬啼聲,應再思量"似是馬"但可能"並非馬"
臨床確診應多思量,別讓神經內分泌腫瘤被忽略而錯過確診
惱人的症狀,應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來降低症狀
除了藥物控制外,規律運動且避免飲酒和辛辣的食物,皆有助於症狀改善
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多年仍未改善,應再進一步做檢查
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若腹瀉、熱潮紅、盜汗等症狀長時間未改善應再檢查
認識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小檔案
神經內分泌細胞功用
哪些人容易罹病
如何診斷
如何治療
抗癌有撇步
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照護指引
NET病友故事
NET小學堂
十大警訊
十大警訊說明
十大警訊翻翻看遊戲
桌布與紙雕下載
就醫資訊
醫師資源
臨床試驗
社區資源
相關網站
相關書籍
著作權聲明
討論區
抗癌有撇步
藥品搜尋
樂活分享
首頁
>
最新消息
35歲不沾菸酒又養生 一照竟長腫瘤 醫揭致病關鍵
友善列印
│ 字級設定:
35歲不沾菸酒又養生 一照竟長腫瘤 醫揭致病關鍵
一名35歲病人平時不碰菸、酒,生活型態也很健康,沒有什麼症狀,但篩檢竟發現胰臟有一顆0.6公分腫瘤,進一步切片診斷確認為胰臟神經內分泌瘤。而該患者的罹病關鍵,醫師指出,在於其有胰臟癌家族史,並提醒若家族史中有胰臟癌、乳癌、大腸癌等都要小心,因為基因有些重疊。
禾馨民權健康管理診所院長林相宏於個人臉書專頁發文表示,該名個案因母親有胰臟癌家族史,還有副甲狀腺等的問題,擔心自身也有風險,而來就診接受篩檢,未料最終確診胰臟神經內分泌瘤。藉此個案,他特別提醒,胰臟癌風險有分先天和後天因素,先天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家族史,若家族史有胰臟癌、乳癌、大腸癌等都要小心,因為基因有些重疊。
進一步談及為何該個案如此年輕會有胰臟腫瘤,林相宏說明,胰臟癌風險中,有一個族群是多發性內分泌腫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家族中會有很多內分泌系統的問題,包括腦下垂體、副甲狀腺、胰臟、腎上顯等,都可能有腫瘤,與MEN1基因突變相關。
林相宏接著說,該族群從很年輕、大約30~40歲就會開始發病,臨床上可能會有腎結石、胃潰瘍、低血糖、視野缺損、頭痛等症狀。而該名病患因有強烈的家族病史,建議進一步做基因檢測,以釐清罹癌的原因。
原文摘自:
中時新聞網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