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專頁
|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連絡我們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一個提供病友、家屬、醫護人員、關懷本疾病的大眾訊息交流、活動分享、心靈支持的園地
聽聞馬啼聲,應再思量"似是馬"但可能"並非馬"
臨床確診應多思量,別讓神經內分泌腫瘤被忽略而錯過確診
惱人的症狀,應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來降低症狀
除了藥物控制外,規律運動且避免飲酒和辛辣的食物,皆有助於症狀改善
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多年仍未改善,應再進一步做檢查
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若腹瀉、熱潮紅、盜汗等症狀長時間未改善應再檢查
認識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小檔案
神經內分泌細胞功用
哪些人容易罹病
如何診斷
如何治療
抗癌有撇步
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照護指引
NET病友故事
NET小學堂
十大警訊
十大警訊說明
十大警訊翻翻看遊戲
桌布與紙雕下載
就醫資訊
醫師資源
臨床試驗
社區資源
相關網站
相關書籍
著作權聲明
討論區
抗癌有撇步
藥品搜尋
樂活分享
最新消息
訊息快速搜尋列
關鍵字
類別
知識訊息
活動快訊
2023.2.17
2023年癌友家庭大專子女獎助學金
主旨 透過獎助學金擴大本會對癌友家庭服務層面,協助癌友就學子女專心向學,緩解經濟負擔,尤以正在治療中、經濟弱勢且資源系統薄弱者為優先考量。 獎助對象、名額、獎金 獎助對象為癌症病人之大專院校在學子女。
詳全文
2023.1.31
莫名昏倒以為只是血糖低! 竟是神經內分泌腫瘤所致
根據癌症登記資料,台灣每年約新增1100例神經內分泌腫瘤個案,臺大醫院綜合診療部郭雨庭醫師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經由神經內分泌細胞長出來的腫瘤,人體各器官都存在有內分泌功能的細胞,因此可能發生在全身各處。
詳全文
2023.1.17
吃糖助長癌細胞!?營養師教你怎麼吃|ft.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部黃孟娟主任|【癌症HOLD得住】
詳全文
2023.1.5
40歲女血壓突暴增 竟是「腎上腺」長腫瘤!小心「這些情況」可能腫瘤作怪
年輕人通常沒有高血壓情形,但如果血壓忽然暴增,要小心可能是腫瘤作祟!一名40歲女性最近突然血壓上升,收縮壓會升高到160mmHg,舒張壓則飆到100mmHg左右,她因為基因異常及胰臟癌相關家族史,前往院所篩檢胰臟癌,結果胰臟沒有大礙,卻被醫師揪出她左邊腎上腺有一顆腫瘤! 腫瘤分泌「醛固酮」 引發高血壓 內視鏡超音波是利用內視鏡將超音波探頭從食道送入體內,觀察消化器官腫瘤的利器。
詳全文
2022.12.23
小心!保健食品過量食用,可能導致癌症復發
詳全文
2022.12.6
本土劇男神潘逸安12指腸腫瘤術後近況曝 醫師:12指腸腫瘤良性或惡性都不好處理
曾演過《戲說台灣》、《世間情》、《甘味人生》和《天之驕女》等戲,近日才剛拍完公視《牛車來去》的藝人潘逸安,出道16年來在8點檔本土劇中是熟面孔,因而有本土劇男神封號。
詳全文
2022.11.22
生病反而讓我找到存在的價值 !
#1110世界神經內分泌腫瘤日 #病友故事 50歲的語淇一頭短髮、俐落外表給人感覺亮麗、活潑、有自信,曾經在百貨業打拼的她,卻在2017年確診「神經內分泌腫瘤」,然而因腫瘤太靠近肛門,不得已只能作人工造口,而後也因為治療切除2/3的肝臟。
詳全文
2022.11.7
我儘量讓生活跟沒有生病前一樣!
病友故事 65歲的美英回憶十幾年前,某天開始出現腰酸背痛現象,而且幾乎都是下午來報到,嚴重時甚至坐都坐不直;不僅如此,還陸續發生拉肚子、嘔吐等症狀,頻繁時每20分鐘就要跑一次廁所,不勝其擾。
詳全文
2022.10.25
Apple Watch深夜狂嗶!及時救了12歲女童一命 就診發現罕見癌症
Apple Watch不僅是一個配件,還救了一位12歲女童的命!一名12歲女童因為Apple Watch的心率感測功能,發出異常通知,意外發現女童罹患了罕見的癌症,及時挽回一命。
詳全文
2022.10.14
「腹瀉、胃潰瘍」以為小毛病延誤就醫!醫院院長:「1腫瘤」很難診斷
腹瀉、胃潰瘍、胃食道逆流、低血糖是許多人都有的經驗,盜汗、潮紅更是許多更年期女性的困擾,但如果這些症狀持續反覆出現,且治療後仍未達預期效果,就要留意可能是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
詳全文
« 上一頁
2
3
4
5
6
7
8
9
10
...
30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