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粉絲專頁
|
回首頁
|
網站導覽
|
連絡我們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
神經內分泌腫瘤討論區,一個提供病友、家屬、醫護人員、關懷本疾病的大眾訊息交流、活動分享、心靈支持的園地
聽聞馬啼聲,應再思量"似是馬"但可能"並非馬"
臨床確診應多思量,別讓神經內分泌腫瘤被忽略而錯過確診
惱人的症狀,應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來降低症狀
除了藥物控制外,規律運動且避免飲酒和辛辣的食物,皆有助於症狀改善
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多年仍未改善,應再進一步做檢查
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易被誤認為其他疾病,若腹瀉、熱潮紅、盜汗等症狀長時間未改善應再檢查
認識神經內分泌腫瘤
神經內分泌腫瘤小檔案
神經內分泌細胞功用
哪些人容易罹病
如何診斷
如何治療
抗癌有撇步
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照護指引
NET病友故事
NET小學堂
十大警訊
十大警訊說明
十大警訊翻翻看遊戲
桌布與紙雕下載
就醫資訊
醫師資源
臨床試驗
社區資源
相關網站
相關書籍
著作權聲明
討論區
抗癌有撇步
藥品搜尋
樂活分享
最新消息
訊息快速搜尋列
關鍵字
類別
知識訊息
活動快訊
2022.5.17
「唱片封面教父」杜達雄與賈伯斯皆因神經內分泌癌逝!解析10大症狀與胰臟癌差別
「老友們,我已經無法一一回覆你們的問題,有緣我們來世在再相見,病況細節隔兩天我外甥女會幫我回覆⋯」(2021/11/30)「台灣唱片封套設計教父」杜達雄才在臉書上寫下這段話,週一(2021/12/6)就傳出他病逝,享壽66歲。
詳全文
2022.5.6
高血壓真的只是心血管問題?她胸悶心悸竟是腎上腺腫瘤作祟!
52歲林女士本身有輕微的高血壓,經規律服藥控制良好,雖偶有胸悶、心悸等情形,但因發作時間短暫,不以為意;日前,林女士心悸再次發作且伴隨嚴重盜汗及發燒,被家人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
詳全文
2022.4.22
【癌友家庭子女生命故事煥發新生命力】有機會獲得最高1萬7,000元的獎金!
杏杏是一個18歲的大學新鮮人,原本打算大學到外縣市闖蕩的她,在高三選填志願時,突然得知媽媽確診癌症的消息,為了就近協助媽媽,更為此改變自己的大學志向。媽媽開始治療後,她才知道,原來長久以來的咳嗽、胸悶都可能是癌症的警訊,當她目睹媽媽在治療時虛弱蒼白的模樣,與她記憶裡的母親形象大相逕庭,媽媽不再像是鋼鐵人般可以一邊工作養家,還能事先準備好所有的事情,關心她跟妹妹的學校生活。
詳全文
2022.4.6
神經內分泌瘤 大腸鏡揪出
一名50歲男子得知朋友剛被診斷罹患大腸癌,趕緊預約接受大腸鏡檢查。未料,檢查結果發現有兩顆小小的大腸瘜肉,切除後作病理化驗,竟然是早期的「神經內分泌瘤」,必須定期追蹤。
詳全文
2022.3.22
父母罹癌加重經濟壓力 獎助學金讓孩子安心求學
QQ在母親罹癌後,毅然決然接下兩份工作撐起家計,除了課業同時也擔起照顧弟妹的角色,在別人眼中QQ是個為家庭付出的成熟孩子,但在自己心中,她只是擔心造成別人的麻煩,QQ默默承受快轉青春的人生,但她總是笑著說「沒關係…」,這是參加種子營孩子們其中之一的分享。
詳全文
2022.3.9
留意十大症狀警訊 小心神經內分泌腫瘤上身
年逾60的林先生皮膚狀況一直不好,他始終認為是因過敏體質引起的濕疹,但在皮膚科就診多年也不見起色,令他相當困擾。直到近期女兒在新聞上看到不少知名人士都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查找資料才發現,皮膚炎也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常見症狀之一,趕緊陪同林先生至血液腫瘤科檢查,才就此確診為神經內分泌腫瘤。
詳全文
2022.2.21
婦人頭暈嗜睡竟是闌尾惹禍!長期腹瀉別不當一回事
一名60歲婦人,身高150公分,體重卻只有37公斤,每天如廁十幾次,且長期有腹瀉問題,即使到大醫院檢查仍查不出原因,十幾年來都靠胃腸藥度日,近日來出現頭暈、嗜睡等症狀送急診,經檢查發現竟是10餘年腹瀉造成的闌尾腫瘤,藉由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術後恢復良好。
詳全文
2022.2.8
全國首創!癌症公共藝術「希望絲帶」進駐屏東
響應全球2月4日「世界癌症日」,屏東縣政府與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結合藝術家眼球先生創意,創全國之先於本縣大鵬灣國家風景區濱灣公園,打造11座高達180公分代表不同癌症、顏色繽紛的「希望絲帶」公仔公共藝術,圓潤的線條、可愛的造型,全台首座以癌症宣導為主題的「希望絲帶」公仔公共藝術以最療癒樣貌登場,成為2022年台灣響應世界癌症日的獨特亮點。
詳全文
2022.1.10
肝癌指數飆高 竟是胃神經內分泌腫瘤作祟
宜蘭市一位58歲的簡先生,因為上腹部不適,到北榮員山分院接受檢查;意外發現肝癌指數(AFP,甲型胎兒蛋白)竟高到85(正常值為<8),但他本身並沒有B、C型肝炎,經腹部超音波以及電腦斷層也確認沒有任何肝臟腫瘤。
詳全文
2021.12.28
心悸、盜汗竟罹罕病副神經節瘤 台中慈濟醫院跨科拆彈
一名年輕女子因膀胱炎反覆感染就醫,意外發現腹腔有腫瘤,轉到台中慈濟醫院尋求第二意見,外科部主任余政展與醫療團隊從偵探到拆彈,步步為營,手術後腫瘤確認是每百萬人口僅2至8例的「副神經節瘤」。
詳全文
« 上一頁
3
4
5
6
7
8
9
10
11
...
29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