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有撇步
樂活分享
最新消息
訊息快速搜尋列
關鍵字
類別  
2020.10.7
【2020年9月25日/華人健康網】 2020年是心痛的一年,肺炎疫情尚未緩解,新的噩耗打擊著影迷的心。曾在《少年Pi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 2012)中,演出成年Pi一角的伊凡.卡漢(Irrfan Khan)在兩年前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Neuroendocrine tumor, NET),日前因結腸感染而入院治療,仍然不治身亡。
2020.9.22
癌症連續蟬聯國人死因榜首長達 38 年,可見癌症為國人健康最大殺手,而癌症治療期間常出現發炎的情況,以國人最常罹患的大腸癌為例,每 2 位就有 1 位大腸癌癌友正處於發炎狀態。
2020.9.14
【2020年9月12日/健康醫療網】 神經內分泌腫瘤會散佈在全身各個器官,加上症狀並不明顯,導致臨床上超過一半患者就醫時,腫瘤呈現轉移現象,為讓民眾了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認識與警覺,三軍總醫院腫瘤科陳佳宏專科醫師、北市聯醫安寧療護科呂敏吉主任及三總蔡惠芳社工師共同合著《戰勝神經內分泌腫瘤:全方位的積極治療、緩和醫療及心理照護》一書,將多年臨床經驗以及治療過程集結成冊,可望也能建立民眾對癌症治療的全方位觀念。
2020.9.10
【2020年9月4日/NOW健康】 受到疫情影響,上半年的就醫人數明顯下降,連帶4大癌症篩檢量也變少,國民健康署統計,相較於去年同期全國4癌篩檢整體下降了1成5,所幸隨著疫情趨緩,篩檢量已逐步回升,但口腔癌篩檢人數仍明顯偏低,提醒有抽菸、嚼食檳榔等高風險族群可以踴躍篩檢,遠離癌症威脅。
2020.9.1
【2020年9月1日/東森新聞】 什麼是腫瘤? 腫瘤(Tumor, Neoplasm)是一群異常增生、多餘的細胞,可能在任何器官或部位發生;腫瘤的生長和分裂速度比一般細胞快得多,且會不斷增生,最後影響到人體功能。
2020.8.25
【2020年8月18日/東森新聞】 許多人都有腹瀉、腹痛的經驗,但若長期有此問題,可就不容輕忽。就有一名60歲婦人表示,自己這半年來每天都拉肚子,讓她不堪其擾。
2020.8.18
【2020年8月12日/聯合報 記者余采瀅/台中即時報導】 60歲詹姓婦人身高150公分,體重只有37公斤,身材猶如紙片人,她因連日頭暈、嗜睡送急診治療,經電腦斷層掃描確認是膽結石併發胰臟炎,原要安排切除膽囊,但術前檢查發現闌尾長腫瘤,經台中慈濟醫院一般外科醫師高國堯與大腸直腸科醫師方佳偉跨科合作,以機器手臂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一舉切除兩個病灶,讓婦人回復正常生活。
2020.8.12
【2020年8月12日/健康2.0】 台中一名60歲婦人因為連日頭暈、嗜睡送醫,醫師診斷為膽結石合併胰臟癌,治療過程中竟意外發現罕見的「闌尾腫瘤」,一次手術切除兩個病灶,解決了10多年來的嚴重腹瀉、營養不良問題。
2020.8.11
【2018年7月11日/HEHO】 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又俗稱「賈伯斯病」,是神經內分泌腫瘤的一種,在台灣,每10萬人大概就有1人得病,跟家族病史有極大的關係。
2020.8.3
生物相似性藥品是什麼? 來源:衛福部食藥署-何謂生物相似性藥品懶人包 生物相似性藥品的定義 生物相似性藥品係生物技術衍生之生物藥品,於品質、安全及療效,與我國核准之原開發廠商之生物藥品(或參考藥品)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