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有撇步
樂活分享
最新消息
訊息快速搜尋列
關鍵字
類別  
2018.1.25
【2018年1月22日/蘋果日報】 一名30多歲男性,經常昏倒,有陣子甚至開始突然胡言亂語,身旁親人一開始以為他起乩,甚至被當成中邪。男子後來感覺不對勁,到醫院檢查後發現,一切都是低血糖所引起,進一步檢測,終於找出背後元凶,原來是神經內分泌瘤作怪! 臺大醫院外科部 胰臟外科主治醫師楊卿堯表示,腸胃道、胰臟等全身各器官都可能發生神經內分泌瘤,門診中有時會遇到上述患者的狀況,患者的好發年齡從三、四十歲到七十歲、男女都有。
2017.12.1
面對治療所產生的副作用該怎麼辦? 罹癌後,還有什麼社會福利可以使用呢? 我的保單合乎需求嗎? 還有什麼我該注意的細節? 透過保險志工經驗分享,從中獲取保險知識, 透過講座,讓我們學習如何面對這些困難, 在家不擔心,治療好放心。
2017.10.2
台灣最新癌登報告指出,消化道神經內分泌腫瘤病例一年約七百多人。由於發生部位多,且無特定癥兆或症狀,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延誤治療時機。
2017.9.28
張先生因反覆腹瀉以為是胃潰瘍,就醫治療4年仍不見好轉,直至透過大腸鏡檢查,才發現罹患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醫師陳明晃表示,功能性神經內分泌腫瘤,最常見腹痛與腹瀉、熱潮紅、體重遽降、低血糖與盜汗等症狀,由於症狀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醫師也提醒,若症狀經治療3個月仍未獲得緩解或反覆出現並加劇,同時藥物無法控制時,則應注意可能為神經內分泌腫瘤。
2017.9.5
現年76歲的余姓男患者本身有C肝、糖尿病與高血壓病史,為確認控制狀況,都會定期回診進行超音波檢查。沒想到,最近一次的檢查卻發現,胰尾出現大於2公分的腫瘤,且合併胰管擴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