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有撇步
樂活分享
最新消息
訊息快速搜尋列
關鍵字
類別  
2016.6.1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研所所長暨成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陳立宗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可透過完整的病理學判讀(侵犯器官及細胞分級)確知何種治療方式最適合。依生長及分化程度分成G1到G3。
2016.2.24
一名四十多歲壯男,日前接受健康檢查時,在直腸處發現一顆一公分左右的小腫瘤,經由進一步確認為一顆良性神經內分泌腺瘤。神經內分泌腺瘤又稱為類癌,小顆時是良性,一旦變大顆時,就會轉變為惡性;通常醫師都會建議及早切除為宜。
2015.12.25
神經內分泌腫瘤(簡稱NET)是需長期對抗的慢性癌症,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2011年因惡性胰臟神經內分泌瘤併發多處轉移逝世,此疾病也因賈伯斯而被大眾所認識。 神經內分泌腫瘤是體內控制荷爾蒙分泌細胞發生病變,腫瘤因而分泌過量荷爾蒙,好發部位包括腸胃道及胰臟,其次是肺部。
2015.12.21
神經內分泌瘤肝轉移 細胞分化慢患者做釔90 活逾5年不是夢 一般人對神經內分泌腫瘤感到很陌生,直到蘋果公司的創辦人賈伯斯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這個疾病才被重視。
2015.12.7
康先生(化名)才30多歲,正是年輕氣盛、在職場發揮最佳戰力的年紀,原本體重100多公斤,在未刻意減重下突然掉至75公斤,同時有皮膚發炎、腹部疼痛及胃灼熱等症狀,輾轉就醫確認為「神經內分泌腫瘤」。
2015.11.26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指出,類癌也是癌症,又稱「神經內分泌腫瘤」,好發於老人及女性,小於1公分可切除,早發現療效好。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一般外科醫師詹仁豪指出,類癌有8成生長在腸胃道,好發於60、70歲老人、女性及有家庭病史者,徵兆與大腸癌相似,會有體重在3個月內下降10%、腹痛、血便、便祕或直腸疼痛等症狀。
2015.11.10
年近60的陳媽媽因長達半年的熱潮紅、盜汗症狀,曾誤以為自己為停經症候群而求助於婦產科,幸好在三軍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擔任醫師的兒子陳佳宏有所警覺,陪同母親至腸胃科門診接受胃鏡及大腸鏡等內視鏡檢查,最後於直腸發現2公分神經內分泌腫瘤;也因早期發現,故僅需用內視鏡完成癌細胞摘除,現在只要定期接受大腸鏡及影像檢查追蹤即可。
2015.11.10
王大明(化名)連續腹瀉一個月,嚴重到一吃東西就跑廁所,看了多家腸胃科診所,大腸鏡、胃鏡檢查都顯示正常,卻仍天天狂瀉超過五、六次,影響平日工作與生活甚鉅。最近一次送醫,是因多日未進食,造成體重下降、暈眩後緊急送入急診室施打營養針。
2015.9.15
三年多前,蘋果電腦前執行長賈伯斯的死,讓神經內分泌腫瘤因此受到全球關注。神經內分泌腫瘤是消化系統中僅次於大腸直腸癌最常發生的腫瘤,好發部位包括十二指腸、小腸、大腸及胰臟,其次為肺部。